2023年3月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對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重要意義、總體要求、調研內容、方法步驟等作出了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緊緊圍繞高質量發(fā)展這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以強化理論學習指導發(fā)展實踐,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fā)展難題”“按照黨中央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深入農(nóng)村、社區(qū)、企業(yè)、醫(yī)院、學校、‘兩新’組織等基層單位,把脈問診、解剖麻雀,進行問題梳理、難題排查,運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碑斍耙瀼芈鋵嵑昧暯娇倳浀闹甘揪?,就要使調查研究的過程成為理論學習向實踐運用轉化的過程,黨員干部轉變作風、增進同群眾感情的過程,提高履職本領、增強責任擔當?shù)倪^程。調查研究是新時代新階段做好鄉(xiāng)村振興工作的前提,調查研究能力是做好基層工作必備的基本功,是領導干部素質、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體現(xiàn)。
一、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傳家寶
調查研究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質。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實踐中來,調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獲得對事物的正確認識,是貫徹馬克思主義認識路線的客觀要求。重視調查研究是黨歷經(jīng)百年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是執(zhí)政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做好工作的傳家寶,是新時代領導干部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中國共產(chǎn)黨有重視調查研究的光榮傳統(tǒng),調查研究是黨謀事、干事、成事的根本法寶,是黨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早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就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的著名論斷,深刻闡釋了調查研究的理論、原則和方法。在延安時期,毛澤東撰寫《關于農(nóng)村調查》《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等重要文獻,強調“一切實際工作者必須向下做調查”,在黨內掀起開展調查研究的熱潮。無論過去、現(xiàn)在還是未來,搞調查研究都是為了聽真話、察真情、了解真實情況。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習近平在《之江新語》一書中提出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的“五字訣”,即“深、實、細、準、效”。他強調,各級領導干部在調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務實的作風,努力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功夫。而要將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落在實處,就必須堅決摒棄“欽差”式調研、“嫌貧愛富”式調研,傾聽人民呼聲,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確保調研不流于形式、不浮于表面的客觀要求,也是立足新時代、開拓新局面、謀劃新發(fā)展的前提條件。
調查研究是共產(chǎn)黨人克敵制勝的法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不確定、難預料的因素增多,國內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面臨不少躲不開、繞不過的深層次矛盾,各種風險挑戰(zhàn)、困難問題比以往更加嚴峻復雜。所有這些,都對黨的執(zhí)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質量發(fā)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必然會遭遇許多卡點瓶頸,迫切需要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以高質量調查研究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調查研究,找準本地區(qū)發(fā)展優(yōu)勢和短板弱項,發(fā)揮優(yōu)勢、補齊短板。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fā)展難題,創(chuàng)新探索出符合實際、具有本地區(qū)特色的高質量發(fā)展之路,為高質量發(fā)展積累新經(jīng)驗。唯有調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才能找準、找到于變局中開新局的鑰匙,促進各項工作推陳出新、取得突破。衡量調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調查研究的規(guī)模有多大、時間有多長,也不能光看調研報告寫得怎么樣,關鍵要看調查研究的實效,看調研成果的運用,看能不能把實際問題解決好。調查研究不僅是一種工作方法,而且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yè)得失成敗的重大問題。人民群眾最了解實際情況,最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最有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也最能夠創(chuàng)造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中國共產(chǎn)黨100多年的歷史,就是一個在調查研究中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歷史。重視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chǎn)黨一以貫之的工作方法,不斷取得勝利的法寶和長期積累的寶貴歷史經(jīng)驗。
二、調查研究是做好基層工作的基本功
搞好調查研究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總結百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開展調查研究的經(jīng)驗,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管在什么時候,黨的調查研究都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毛澤東曾形象地說,“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任何調查都是針對特定時空范圍內的問題進行的,在此基礎上調查對象的選擇必須科學,否則不可能調查出符合實際的結論。毛澤東在大革命后期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先后作過《尋烏調查》《反對本本主義》《興國調查》《東塘等處調查》《木口村調查》《長岡鄉(xiāng)調查》《才溪鄉(xiāng)調查》等調查報告。調查時間主要集中在1926—1934年,調查空間主要集中在革命活動活躍的農(nóng)村,調查的主要對象是廣大農(nóng)民和城市工商業(yè)者。毛澤東選擇這個時空和對象進行調查研究,目的就是要以此為基礎來探索中國革命道路。鄧小平在1978年9月到東北三省及天津做調查研究,明確提出要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他之所以選擇這個時候到東北進行調研,主要是因為文化大革命結束兩年多之后,黨內外要求改革開放的呼聲越來越高,東北又是我國當時重要的工業(yè)基地,東北一些地方的領導干部思想比較解放。鄧小平多次提及“我們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強調“要把調查研究恢復起來,作為永遠的、根本的工作方法”。習近平同志1988年6月就任寧德地委書記,7—8月集中調研了閩東9個縣以及浙南溫州、蒼南、樂清等地。因為當時正是全國改革開放熱火朝天的時候,而寧德則相對封閉、落后、貧窮,必須抓住時機讓寧德的經(jīng)濟盡快迎頭趕上去。
要在全黨全國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多次強調“要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二十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要加強改革調查研究,多到矛盾問題集中的地方和部門去,深入基層、走進群眾,體察實情、解剖麻雀,既深入研究具體問題,又善于綜合各方面情況,在總體思路和全局工作上多動腦筋、多下功夫?!敝袊伯a(chǎn)黨長期以來采用的調查手段和方法,主要有開座談會、隨機走訪、收集資料、接受人民來訪等?,F(xiàn)代調查技術越來越專業(yè)化、科學化、智能化,各種調查軟件的發(fā)明、問卷設計的科學化、定量分析的系統(tǒng)化、談話和提問的技術化,尤其是在對調查結果分析處理的自動化等方面,都比過去傳統(tǒng)的方法有了根本的變化。但是無論時代怎樣變化、現(xiàn)代科技調查手段多么先進和發(fā)達,從事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都不會過時。黨員干部下基層做調查研究要輕裝簡從,不要搞前呼后擁的擺譜式調研;不能因調研而影響基層正常工作,尤其不能給地方添堵、添亂。調查手段、方式方法是與時俱進的,不掌握科學的方法,調查研究就沒有方向、沒有重點、沒有依靠,自然不可能獲得真知灼見的東西。
三、調查研究必須力戒形式主義的作風
調查研究的過程是錘煉黨性和作風的過程。黨員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性。黨員干部只有黨性堅強,自覺地摒棄私心雜念,才能保證政績觀不出偏差。要鼓勵黨員干部到最艱苦的地方、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做調查研究,調查研究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既不回避矛盾,也不掩蓋問題。要帶著感情與群眾打交道,讓他們打開“話匣子”,反映真實情況。開展調查研究要善于換位思考、走進群眾,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準確了解群眾的所憂所盼,使各項決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guī)律、符合人民意愿。調查研究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對調查了解到的真實情況和各種問題,要尊重事實,堅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能先入為主,不能事先定調子,防止為了調研而調研、調研與實際工作脫節(jié)。領導干部要帶著感情,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深入群眾之中,體察群眾的情緒,感受他們的疾苦,傾聽他們的心聲。
調查研究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開展調查研究必須求實求是,不能搞走馬觀花、浮光掠影、淺嘗輒止的“蜻蜓點水式”調研;不能搞端著架子、只作指示、不聽意見的“欽差式”調研;不能搞只有“規(guī)定路線”沒有“自選動作”的“被調研”;不能搞“坐在車上轉,隔著玻璃看”的“懸浮式”調研;不能搞先入為主、主觀臆想、還未調研已有結論的“主觀主義式”調研;不能搞只看“門面”“窗口”,不看“后院”“角落”的“盆景式”調研和“嫌貧愛富式”調研;不能搞“出發(fā)一車子、開會一屋子、發(fā)言念稿子”的“作秀式”調研和“一股腦、一陣風”的“扎堆式”調研。要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就必須力戒形式主義的官僚作風,不搞勞民傷財?shù)男蜗蠊こ獭⒄児こ?,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
調查研究要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作風。要注重調研成果轉化運用,在調查的基礎上深化研究,提高調研成果質量,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實際舉措,防止調查多研究少、情況多分析少,提出的對策建議大而化之、空洞抽象、不解決實際問題。調查研究是糾正黨內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產(chǎn)黨人必須牢記,為民造福是最大政績。”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清醒認識到,黨把干部放在各個崗位上是要大家擔當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yè)觀。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實干擔當促進發(fā)展”“踐行宗旨為民造?!薄耙钊胝{查研究”“要推動高質量發(fā)展”“通過做大‘蛋糕’不斷增進民生福祉,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span style="font-family: 楷體, 楷體_GB2312, SimKai;">(作者:宋才發(fā),中宏觀察家、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首任院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中宏網(wǎng)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wǎng)”或電頭為“中宏網(wǎng)”的稿件,均為中宏網(wǎng)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wǎng)”,并保留“中宏網(wǎng)”的電頭。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wǎng)動態(tài) 廣告服務 中宏網(wǎng)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tdlsh.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jīng)濟雜志社